微循环、微循环障碍发生与发展
1.正常的微循环
微循环指的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微小动脉、微小静脉、微小毛细淋巴管和组织管道内的体液循环,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组织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其物质交换方式包括扩散、吞饮及滤过—重吸收三种方式。
微循环部位的物质交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小动脉在其末端和微小静脉交接的地方,部分血浆以及血液中的氧气、营养物质会渗出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包围在组织细胞周围。(2)细胞从组织液中获取营养物质、氧气等,并将二氧化碳、各种代谢废物等排出到组织液中。(3)组织液中的物质一部分可通过皮肤、汗腺等排出体外,一部分进入到血浆中,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4)组织液中的脂肪、蛋白质可由微小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系统中形成淋巴液,并且淋巴液不能够再扩散至组织液中。
微循环存在于机体周身的每一个角落,人体每个器官,每个组织细胞均要由微循环提供氧气、营养物质、传递能量、交流信息、排除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这样组织器官才能够发挥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所以正常的微循环对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高效运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微循环障碍的发生
血脂异常可导致血浆血粘度升高,血粘度升高后,正常的血液将由鲜红、明亮、流动性好变得暗红、浑浊、流动性差,久而久之会引起血液中粘稠的脂质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并导致糜粥样聚合物进入到血管壁内膜下逐渐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并可导致动脉硬化症。
血粘度升高后可引起微小毛细血管阻塞,微小血管阻塞后,会导致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受阻,并导致微小血管的“自律运动”关闭,随着大面积微小血管的“自律运动”关闭,其血液循环将受到影响,并导致微小动脉、微小静脉、微小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发生障碍,使得血浆中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的废物在此处堆积而无法正常循环运输,不久之后便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发生。
3.微循环障碍的经年发生发展导致慢性病
微循环障碍是“慢病之源”。微循环障碍发生后,会导致一系列物质交换障碍。例如,微循环障碍会导致血浆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输到组织液中,进而就无法有效扩散到或者运输到细胞中,细胞就无法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足够的能量,这样一来,细胞就无法高效进行各种生命活动,进而容易导致细胞衰亡,引起组织细胞群死亡,而一旦细胞群大面积衰亡,就会导致组织器官局部功能受损,引起较为严重的代谢性慢病及其并发症。
微循环障碍也会导致氧气不能有效扩散到细胞中,以及二氧化碳不能有效排出到血液中,进而导致人体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相关代谢慢病的发生发展。
微循环障碍还会导致组织液中因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的累积而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可引起组织水肿、肢体酸痛等症状。
微循环障碍的发生还会引起毛细淋巴管阻塞或回收蛋白质障碍,容易影响淋巴循环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引发各种代谢性慢病的发生发展。
微循环障碍发生在某器官部位时,可导致该器官相应代谢性慢病的发生发展。当皮肤部位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淤斑、老年斑、皮炎等,同时身体上有蚁行感,局部麻木、全身不适等异常感觉;当大脑部位的微循环发生障碍时,可导致脑血管阻塞引发脑血管疾病,产生头痛头晕、失眠健忘、中风、痴呆等症状;当心脏部位的微循环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心血管阻塞引发心律不稳、心肌缺血、心慌、胸闷等症状;当肝脏部位的微循环发生障碍时,可导致肝脏脂肪堆积易产生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当肾脏部位的微循环出现障碍时,可导致肾单位、肾小球功能异常而引发肾脏疾病;当肺部的微循环出现障碍时,可导致肺部血管阻塞从而影响肺部气体交换过程,导致肺栓塞、肺气肿等肺部疾病。与此同时,微循环障碍一旦发生,将引起各个器官炎症的发生发展。
由以上论述可知,微循环障碍是“慢病之源”,是血脂异常引发代谢性慢病的转折点。而根据代谢性慢病发生发展的历程来看,调理好代谢性慢病的关键在于调理好血脂异常症。而随着湖南省湘茶集团所获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核心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产品——茯茶素的上市,由营养代谢异常引起的血脂、血症异常而导致的人体器官局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慢病、Ⅱ型糖尿病、痛风等世界性慢性病难题将得到解决!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